打造“吉鄉農創園”和龍“智賦”樣板
2023-10-27 標簽: 來源:延吉新聞網
咱們和龍是圖們江、海蘭江的發源地,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孕育出一大批綠色無污染的好產品。”10月17日,和龍市分別在龍城鎮興西村、南坪鎮蘆果村舉辦了兩場“吉鄉農創園”農副產品現場認購會,來自吉林化工學院的師生們化身“代言人”,向到場觀眾推介起了村里的農副產品,受邀參加的吉林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6家州外企業采購了大米、豆油、木耳等農副產品,并與村里簽訂了認購意向書,認購意向金額達8萬元。
“這是一場以‘吉鄉農創園’為載體的創新實踐。”據吉林化工學院后勤保障部黨總支書記吳枝輝介紹,自全省鄉村建設“吉鄉農創園”工作開展以來,該校與和龍市簽訂了校地“吉鄉農創園”合作框架協議,搭建起縣直部門、學院、鎮村三方協定機制,成立了和龍市“吉鄉農創園”工作專班,統籌農業、教育、文旅、人社、商務等部門,引導資源、政策、項目、資金以及社會力量向“吉鄉農創園”傾斜,豐富創建形式和內容。
在“吉鄉農創園”推進過程中,吉林化工學院教授周鴻立、副教授崔浩等調研團隊多次走進和龍市,圍繞蔬菜運輸儲藏、大米包裝銷售、旅游線路設計,以及反季刺老芽、山白菜擴大種植規模、加強品牌建設、延長保質期等提出建議。同時,吉林化工學院在和龍市建立了繼續教育函授站,挖掘培訓資源,打造完善的職業技能課程體系,開展職業技能培訓,助力和龍市培養一批懂農業、愛農村的“新農人”,持續增強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。
“‘吉鄉農創園’從‘引智下鄉’‘引智駐鄉’到‘育智富鄉’,進一步推動高校智庫將論文寫在美麗邊陲,實現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。”和龍市鄉村振興局局長楚中兵說。據悉,近年來,和龍市聚焦黨建引領、產業發展、科技創新、技能培養和文化創新,啟動實施鄉村振興賦能計劃“五聚焦五賦能”三年行動,同時加大配套項目傾斜力度,在古城村投入“百村示范”資金712萬元,實施基礎設施提升項目,鋪設瀝青路1.6公里,設立路燈120盞,為推動鄉村旅游發展提供保障;在蘆果村投入整合資金626萬元,實施養鵝孵化車間、肉牛秸稈飼料加工等4個項目,助推發展特色養殖產業。
“針對村‘兩委’成員年紀較大、黨支部力量不足等實際問題,學院建立了1個教育學院黨委對接1個村黨支部機制,推進專業人才、科研人才與鄉村人才、產業振興同頻共振。”吳枝輝告訴記者,國家、省樣板支部所在學院黨委分別與蘆果村、興西村黨支部簽署了合作共建協議,形成基層黨組織聯動,推進黨建互學、項目互聯、人才互通。
吳枝輝被委任為古城村黨支部副書記后,充實基層黨支部隊伍,強化日常溝通協調,及時調整完善合作措施,為實現校地互動深層融合提供可靠保障,共同培育鄉村振興“孵化田”。在古城村村部“吉鄉農創園”工作室協調物力支持,依托“農家書屋”咖啡茶吧建設,打造校地合作的綜合性服務陣地;組織吉林化工學院學子們立足古城村“文旅農創園”和蘆果村“產業農創園”,為兩個創建村打造“一村一品牌”“一村一視覺”的鄉村品牌;依托朝鮮族傳統文化,為古城村繪制具有朝鮮族文化特色的文化墻,編創村歌《心中有夢天地曉》;協調具有美術特長、營銷經驗的大學生,為大米、鵝、黃牛等農副產品設計專屬Logo,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;利用網絡平臺展示和龍市的山水美景,為農產品、土特產品“代言”,開展“青春助農消費幫扶”志愿服務,助力優質農副產品直播幫銷;組織大學生創新團隊、創業團隊在學校食堂設立“吉鄉農創園”產品展示銷售平臺……
此外,吉林化工學院還向和龍市提出關于桑黃有效物提取、藥品級“靈芝孢子粉”提質項目、玉米須茶生產項目、蟲草花培養技術推廣等成果轉化的建議,引導科技人員、優秀校友面向鄉村開展科技項目開發,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和人才振興。雙方將持續深化校地合作機制,發揮“吉鄉農創園”平臺優勢,圍繞村莊建設、文化賦能、人才培養等內容,打造“吉鄉農創園”和龍“智賦”樣板。
“這是一場以‘吉鄉農創園’為載體的創新實踐。”據吉林化工學院后勤保障部黨總支書記吳枝輝介紹,自全省鄉村建設“吉鄉農創園”工作開展以來,該校與和龍市簽訂了校地“吉鄉農創園”合作框架協議,搭建起縣直部門、學院、鎮村三方協定機制,成立了和龍市“吉鄉農創園”工作專班,統籌農業、教育、文旅、人社、商務等部門,引導資源、政策、項目、資金以及社會力量向“吉鄉農創園”傾斜,豐富創建形式和內容。
在“吉鄉農創園”推進過程中,吉林化工學院教授周鴻立、副教授崔浩等調研團隊多次走進和龍市,圍繞蔬菜運輸儲藏、大米包裝銷售、旅游線路設計,以及反季刺老芽、山白菜擴大種植規模、加強品牌建設、延長保質期等提出建議。同時,吉林化工學院在和龍市建立了繼續教育函授站,挖掘培訓資源,打造完善的職業技能課程體系,開展職業技能培訓,助力和龍市培養一批懂農業、愛農村的“新農人”,持續增強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。
“‘吉鄉農創園’從‘引智下鄉’‘引智駐鄉’到‘育智富鄉’,進一步推動高校智庫將論文寫在美麗邊陲,實現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。”和龍市鄉村振興局局長楚中兵說。據悉,近年來,和龍市聚焦黨建引領、產業發展、科技創新、技能培養和文化創新,啟動實施鄉村振興賦能計劃“五聚焦五賦能”三年行動,同時加大配套項目傾斜力度,在古城村投入“百村示范”資金712萬元,實施基礎設施提升項目,鋪設瀝青路1.6公里,設立路燈120盞,為推動鄉村旅游發展提供保障;在蘆果村投入整合資金626萬元,實施養鵝孵化車間、肉牛秸稈飼料加工等4個項目,助推發展特色養殖產業。
“針對村‘兩委’成員年紀較大、黨支部力量不足等實際問題,學院建立了1個教育學院黨委對接1個村黨支部機制,推進專業人才、科研人才與鄉村人才、產業振興同頻共振。”吳枝輝告訴記者,國家、省樣板支部所在學院黨委分別與蘆果村、興西村黨支部簽署了合作共建協議,形成基層黨組織聯動,推進黨建互學、項目互聯、人才互通。
吳枝輝被委任為古城村黨支部副書記后,充實基層黨支部隊伍,強化日常溝通協調,及時調整完善合作措施,為實現校地互動深層融合提供可靠保障,共同培育鄉村振興“孵化田”。在古城村村部“吉鄉農創園”工作室協調物力支持,依托“農家書屋”咖啡茶吧建設,打造校地合作的綜合性服務陣地;組織吉林化工學院學子們立足古城村“文旅農創園”和蘆果村“產業農創園”,為兩個創建村打造“一村一品牌”“一村一視覺”的鄉村品牌;依托朝鮮族傳統文化,為古城村繪制具有朝鮮族文化特色的文化墻,編創村歌《心中有夢天地曉》;協調具有美術特長、營銷經驗的大學生,為大米、鵝、黃牛等農副產品設計專屬Logo,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;利用網絡平臺展示和龍市的山水美景,為農產品、土特產品“代言”,開展“青春助農消費幫扶”志愿服務,助力優質農副產品直播幫銷;組織大學生創新團隊、創業團隊在學校食堂設立“吉鄉農創園”產品展示銷售平臺……
此外,吉林化工學院還向和龍市提出關于桑黃有效物提取、藥品級“靈芝孢子粉”提質項目、玉米須茶生產項目、蟲草花培養技術推廣等成果轉化的建議,引導科技人員、優秀校友面向鄉村開展科技項目開發,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和人才振興。雙方將持續深化校地合作機制,發揮“吉鄉農創園”平臺優勢,圍繞村莊建設、文化賦能、人才培養等內容,打造“吉鄉農創園”和龍“智賦”樣板。
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任衛峰
微信 掃一掃 關注
《延吉新聞網》公眾號

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延吉新聞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視頻,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。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延吉新聞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,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、共享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,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。